首页/专业领域/个人/企业刑事/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13岁童骑电动车酿车祸,责任归属解析及法律应对
发布时间:2025/04/07 作者:国樽律所

13岁孩子骑电动车遭遇车祸,责任如何划分?

在繁忙的都市街道上,一辆电动车与一辆汽车发生碰撞,令人遗憾的是,骑车者竟然是一个年仅13岁的孩子,这样的悲剧不禁让人深思:为何未成年人骑电动车如此普遍?一旦发生事故,责任又该如何划分?

第一部分:法律约束与责任归属

1、违法骑行,监护不力: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骑电动车上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监护人对此缺乏足够的重视,默许甚至纵容孩子骑电动车,导致悲剧频发,若因未成年人骑电动车违规行为引发重大事故,未成年人虽不具备刑事责任,但其监护人必须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2、法律分析:若事故发生时,未成年人故意违反交通规则,则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若为过失,则不必负刑事责任,对于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过失犯罪不会追究刑事责任,但需注意的是,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骑电动车上路本身即为违法行为,一旦引发交通事故,肇事者的监护人需对伤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3、责任认定: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过程中,交警会根据现场勘察、询问当事人及证人情况,依法划定责任,若主要责任在骑电动车的未成年人,则对方承担主要责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负次要责任;反之,若主要责任在对方,则监护人负主要责任。

4、报警处理: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报警,由交警勘察现场、询问相关人员,依法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对认定书不服的,可在收到认定书后三日内申请复核或提起行政诉讼。

5、责任承担: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人骑电动车与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属于交通肇事,交警会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及过错程度确定责任,并出具事故认定书,若骑电动车的未成年人不负主要责任,对方承担主要责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负次要责任;反之,监护人负主要责任。

第二部分:案例解析与启示

案例一:12岁女孩骑电动车被车撞

1、责任划分:若交警认定主要责任在骑电动车的未成年人,则对方承担主要责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负次要责任;反之,监护人负主要责任。

2、报警处理: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报警,由交警勘察现场、询问相关人员,依法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案例二:15岁骑电动车被车撞

1、责任承担:根据我国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15岁未成年人骑电动车属于违法行为,若事故责任违法一方,应负全部责任;若机动车为事故违法一方,只需负次要责任。

2、监护人责任: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情况,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若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可减轻其侵权责任。

案例三:未满16岁骑电瓶车被汽车撞

1、责任划分:若事故责任在未成年人,由监护人赔偿,若事故责任在对方,则对方承担主要责任,未成年人监护人负次要责任。

2、报警处理: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报警,由交警勘察现场、询问相关人员,依法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案例四:14岁骑电动车被车撞

1、责任划分:若交警认定主要责任在骑电动车的未成年人,则对方承担主要责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负次要责任;反之,监护人负主要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

案例五:14岁初中生骑着电动车与正常行驶的汽车擦碰

1、责任划分:若未成年人违反交通规则,则需承担主要责任;若汽车超速行驶,则汽车承担主要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未成年人骑电动车事故频发,不仅给家庭带来痛苦,也给社会带来隐患,家长和监护人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交通安全教育,引导他们遵守交通规则,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交通环境,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未成年人骑电动车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