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关于国樽/国樽动态/新闻详情
国樽嘉兴携手高校,共建涉外法律服务生态圈
发布时间:2025/03/10 作者:国樽律所

近日,嘉兴市司法局原党委书记、局长、现二级巡视员沈丁华,嘉兴大学文法学院党委书记童建华等领导莅临北京国樽(嘉兴)律师事务所,与国樽律师事务所全球管委会主席封跃平、嘉兴分所拟任主任张春峰等人就嘉兴涉外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进行深入交谈。


官网1.png


此次座谈会旨在全面铺开长三角布局,通过资源整合、人才培养、涉外法治三大抓手,构建“产业+法律”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

战略锚定长三角,构建涉外服务枢纽

国樽律师事务所全球管委会主席封跃平首先对一行人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国樽落户嘉兴是深化长三角法律服务布局的关键举措,并勾勒出清晰的行动路径。封跃平主席表示,国樽嘉兴分所将依托北京总部首创的“全球法律呼叫中心”平台,通过遍布全球的113家海外办公室,2000余名海内外律师,覆盖全球106个国家及地区,实现全球范围内1小时快速响应和24小时全天候高效服务,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官网2.png


封跃平主席进一步介绍了国樽创设的涉外服务大模型,该模型将整合法律行业五大功能模块,打造一站式涉外服务平台,提升法律服务。他提出了短期目标:3个月内组建30人精英团队,3年内冲刺"百人所"规模,并通过数字化营销矩阵实现嘉兴涉外法律服务市场的精准覆盖,为长三角企业提供“一站式”出海法律解决方案。


官网3.png


国樽嘉兴分所拟任主任张春峰进一步补充,国樽律所近年来发展迅猛,嘉兴分所将重点承接长三角地区的涉外案件,通过“企业家面对面”机制精准对接出海企业需求。同时,律所已建立青年律师“成长加速计划”,从案源分配到品牌包装提供全程赋能,破解“独立执业难”的行业痛点。

协同创新,构建“专业+实践”人才培养闭环


官网4.png


嘉兴大学文法学院党委书记童建华对国樽律所的建议表示高度认可,并强调面对长三角企业出海浪潮,将开启"人才+产业"双轮驱动模式。他表示,嘉兴大学已设有涉外法治专业,未来将在现有基础上设立“涉外法治班”,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童建华书记还提到,嘉兴大学将联合国樽律所共建实训基地,引入法务专家授课,提升学生实务能力。


官网5.png


嘉兴大学文法学院党委副书记牟威补充道,文法学院每年有30%的转专业学生,并已成立“卓越律师班”,法考通过率达到50%。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法学生选择执业而非考公考编。牟威副书记还提到,嘉兴大学鼓励学生双修法学与一门外语,以增强竞争力。


官网6.png


在司法鉴定领域,嘉兴大学司法鉴定所所长徐广涛表示,司法鉴定所将在伤残鉴定、跨境婚姻家事等场景为国樽律所提供技术支持,填补涉外案件中的证据链闭环。徐广涛所长强调,司法鉴定所将输出法医人才,为国樽律所的涉外案件提供专业支持。

提升法治营商环境,推动国际化发展与人才培养

嘉兴市司法局原党委书记、局长、现二级巡视员沈丁华在讲话中重点强调了提升法治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并围绕法治建设、国际化发展及人才培养提出了多项举措。他指出,嘉兴市将组建民营企业合规协会,重点服务中小企业,解决企业纠纷、司法鉴定等问题。司法部门将与企业需求紧密对接,通过调解等非干预方式化解矛盾,进一步提升法治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加稳定、透明的法律保障。


官网7.png


沈丁华还提出了嘉兴市国际化发展的目标:计划2025年建成中小律所储备基地,三年内培育“专精特新”律所,推动嘉兴成为长三角法律服务高地。他提出联合省级部门举办“企业出海高层发展大会”,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助力嘉兴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让嘉兴成为涉外法律服务的标杆城市。

在人才培养方面,沈丁华表示支持嘉兴大学文法学院开设涉外法治专业方向,探索实务课程模块化教学,引入行业导师,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他强调,法治营商环境的提升离不开高素质的法律人才,嘉兴大学与国樽律所的合作将为嘉兴乃至长三角地区输送更多具备国际视野的法律专业人才。

此次座谈会圆满结束,国樽律所将以此次座谈为契机,致力提升法治营商环境,推动区域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通过“三步走”战略重塑区域法律服务格局:2025年夯实规模化基础,2026年建成涉外人才储备池,2027年打造长三角跨境法律服务首选品牌。


官网8.png


国樽律所将以“法律+”模式助力更多企业借助法律护航“走出去”,书写长三角从“制造出海”到“服务出海”的新篇章。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