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遭遇假货侵害时,消费者应勇敢维权。律师有话说,首先保留购物凭证、商品实物及包装,及时与商家沟通,要求赔偿。若协商无果,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直接提起诉讼。索赔金额不仅包括商品本身价格,还可要求三倍赔偿及合理维权费用。消费者权益不容侵犯,法律为您保驾护航。
一、遇到假冒伪劣商品怎么办?
1. 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在商场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时,有权要求商场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通常为商品价格的三倍,若金额不足五百元,则以五百元为最低赔偿。
2. 法律途径: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选择向法院起诉等方式进行索赔。若消费者购买的商品造成其合法权益受损,可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在赔偿后,若责任属于生产者或其他销售者,有权向其追偿。
3. 赔偿范围:一般物品的假货可获得三倍赔偿。若是食品,则可根据《食品安全法》要求十倍赔偿。对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了要求赔偿外,还可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二、如何有效索赔?
1. 证据收集:消费者在索赔时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如购买凭证、商品检测报告等,以证明商品是假冒伪劣产品。
2. 索赔途径:消费者可通过起诉、投诉等方式向相关部门或法院提出索赔要求。
3. 追责机制:销售者在赔偿后,若责任属于生产者或其他销售者,有权向其追偿。这有助于形成一种追责机制,确保假冒伪劣产品的源头得到治理。
三、消费者权益的重视与法律保障
1. 我国对消费者权益十分重视,已制定了一系列惩罚性规范,以遏制商家售卖伪劣产品的行为。
2.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若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依法要求赔偿。这不仅包括经济损失的赔偿,还包括因产品缺陷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害赔偿。
四、如何预防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1.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尽量在有信誉的商场、超市或网店购买商品,避免购买来路不明的产品。
2. 留意商品信息:购买前仔细查看商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地等信息,确保所购商品真实可靠。
3. 保留购买凭证:购买商品后妥善保管购买凭证、发票等,以便在出现问题时作为索赔的证据。
面对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应了解自己的权益,学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商品,注意商品信息,保留购买凭证等措施也有助于预防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希望广大消费者能够提高警惕,共同维护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