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家族财富安全与传承/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受赠遗人与继承权益的细分区别
发布时间:2025/02/11 作者:国樽律所

在处理受赠遗人与继承权益的细分区别时,律师有话说:二者虽均涉及财产权益的转移,但存在显著差异。受赠遗人是指遗嘱中指定的遗产接受人,其权益通常明确且优先;而继承人则是指在法定继承顺序中享有继承权的人。受赠遗人的权益具有特定性,仅限于遗嘱指定的财产;继承人则可能继承全部或部分遗产。受赠遗人可能需履行特定条件或义务,而继承人则无需此类条件。正确理解和区分这两种权益,对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遗嘱继承人与受遗赠人的差异

一、主体不同

遗嘱继承人仅限于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的一人或多人,这些继承人与立遗嘱人有血缘关系、婚姻关系或抚养关系。受遗赠人则更为广泛,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任何自然人,甚至可以是国家或者集体单位。这意味着,受遗赠人的选择范围更为宽泛。

二、义务差异

遗嘱继承人在继承遗产的需要承担清偿被继承人税款和债务的责任。受遗赠人通常不承担此类义务,除非另有约定。这是两者之间的重要差异之一。

三、客体不同

遗嘱继承的客体是遗产,包括被继承人生前的财产权利。而受遗赠权的客体主要是遗产中的财产权利,不包括财产义务。这意味着,受遗赠人主要接受的是财产利益,而不涉及相关责任。

四、表示接受或放弃的方式不同

继承人放弃继承权通常需要在继承开始后至遗产处理前明确表示。而对于受遗赠人,他们需要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受遗赠后的一定时间内(如两个月内)作出接受遗赠的表示,否则视为放弃。这一规定也体现了两者在接受或放弃权利方面的差异。

五、法律地位与接受权利的主体范围不同

在遗嘱中,受遗赠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或国家,但不能是立遗嘱人的法定继承人。而遗嘱继承人只能是自然人,并且必须是法定继承人。这一差异体现了两者在法律地位和接受权利的主体范围上的不同。当涉及到遗产分配时,这些差异变得尤为重要。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确保遗产分配的公平和合理。 ​​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准确全面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法律条文或咨询专业律师。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