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民商诉讼与仲裁/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高利贷的规制:解读民典法中的规定与影响》
发布时间:2025/02/03 作者:国樽律所

在《高利贷的规制:解读民典法中的规定与影响》一文中,律师有话说:高利贷行为严重违背公平正义原则,损害借款人权益。民法典对高利贷的明确规定,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金融秩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超出法定利率的借贷合同无效,借款人有权拒绝支付超出部分的利息。此规定对于遏制高利贷现象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借款人在面对高利贷时,应勇于维权,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民法典》关于高利贷的详细规定

一、概述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高利贷是指借款利息超过法律法规规定的民间借贷利率上限的借贷行为。该法典明确禁止高利放贷,对于超出法定利率的借贷行为,法律不予保护。

二、法律规定

1. 明令禁止高利放贷,借款利息不得逾越法律法规规范。

2. 民间个人借贷利息可经双方商定,但不得高于中国发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出此范围的利息将被视为高利贷。

3. 借贷双方可以自由约定利息,但超出一年期LPR的四倍的部分,法院不予支持。

三、法律责任与处罚

1. 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的处罚。

2. 使用暴力、胁迫等方法催收高利放贷的行为将受到严厉处罚。

四、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禁止高利放贷,并规定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五、高利贷的定义

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我国法律对于高利贷的利率标准有明确规定,超过一定标准的利率将不受法律保护。具体标准根据地区、法律和资本市场等因素而异。

六、关于高利贷利滚利的问题

高利贷中的利滚利,即复利,超出法律规定部分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如款方存在欺诈或被迫签署合同的情况,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高利贷行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借贷双方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合理约定利息,避免陷入高利贷的陷阱。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维护自身权益。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