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不良资产重组/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债权清收中的风险点与疑难问题探讨:面向未来的挑战(风险详解)”
发布时间:2025/02/02 作者:国樽律所

在债权清收的过程中,律师有话说:面对不断变化的法律法规和市场环境,风险点与疑难问题尤为值得关注。债权清收不仅涉及法律程序,更关乎当事人权益的保护。证据不足、法律适用不当、债务人逃避责任等风险点层出不穷。正确识别和处理这些风险,是保障债权实现的关键。在未来的挑战中,律师需不断提升专业素养,运用法律智慧,为当事人提供高效、合规的债权清收服务。

一、法律风险:清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法律问题,如法律手续不完备、法律执行力度不足等,导致清收效果不佳。债务纠纷中涉及的法律程序可能复杂繁琐,增加清收难度和费用。

二、资产查实风险:查实债务人的资产情况是清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由于资产情况复杂多变,查实起来可能非常困难,无法做到事无巨细。这可能导致无法准确评估债务人的偿债能力,从而错失清收时机。

三、客户信用风险:客户信用状况不良,存在逃废债务、破坏银企关系等行为,给债务清收带来困难。对于信用观念差的客户,依法保全信贷资产可能面临挑战。

四、清收时机风险:债务在催收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跟进,或者没有专业的技术和专业的催收人员一对一处理,很可能造成催收时机的错失。时机把握不当可能导致清收效果不佳。

五、额外费用风险:清收过程中可能需要支付大量的额外费用,如律师费、诉讼费及其他费用等。这些额外费用可能增加清收的成本,降低清收效果。

六、信贷管理风险: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授权授信和内控制度建设不健全、信贷管理松散、漏洞较多等,可能导致不良贷款的形成和清收的难度加大。

七、不良贷款分类风险:商业银行对不良贷款的分类可能存在问题,如对一些本应列为不良贷款的贷款未能及时归类,或者对不良贷款的管理不到位,导致清收的难度增加。

八、干预和特殊情况风险:干预形成的不良贷款、村集体以及修路形成的不良贷款等特殊情况,可能存在清收难度较大的问题。因走死逃亡、过去办理的抵押贷款手续不建全等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也存在清收风险。

不良贷款清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关于不良贷款清收工作,存在的首要问题在于贷款回收难度极大。为何难以清收呢?从信贷人员的角度来看,他们面对的主要困扰是难以找到借款人。一些借款人可能会搬迁、调离工作或外出经商,导致他们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清收工作陷入僵局。

除了上述原因,不良贷款清收工作还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其中包括:责任性不良贷款清收难,干预导致的不良贷款清收难,村集体及修路引发的不良贷款清收难,以及以贷收贷、以贷收息后形成的不良贷款清收难等。过去办理的抵押贷款手续不完备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信贷资产质量差是不良贷款清收工作中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历史和政策原因,基层商业银行长期积累的不良贷款已经成为实质上的呆账。由于上级行政策不明确,这些呆账无法得到有效核销。

贷款责任落实不到位也加大了不良贷款清收的难度。前几年,商业银行在授权授信和内控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缺陷,抵押担保和物质保障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这其中既包括不符合信贷条件的企业贷款,也包括未办理任何抵押、质押、担保手续的扶贫贷款。

不良贷款清收工作需要应对多重挑战。除了借款人的难以寻找和信贷资产质量问题,还需要解决责任不清、干预、历史遗留问题等复杂因素。对于信贷人员来说,加强贷款管理、完善内控制度、明确责任落实等是今后工作的重点方向。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