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民商诉讼与仲裁/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解析民事诉讼中被告反诉的举证期限及法律规定要点
发布时间:2025/01/18 作者:国樽律所

在民事诉讼中,反诉的提出有其严格的时限和程序要求。被告通常应在收到原告起诉状后的15天内提出反诉,并在举证期限内提交相应证据。律师提醒,反诉是一个独立的诉讼请求,即使本诉撤诉,反诉仍可继续审理。被告若在二审期间提出反诉,法院将告知其另行起诉。反诉的举证期限一般为30天左右,逾期未提交证据可能被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当事人应在举证期限内积极行使权利,确保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

反诉有没有举证期

1、反诉通常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出,也就是一般是被告收到原告起诉状之后15天之内提出。当事人提出反诉的时间是在案件受理后,举证期限届满前。反诉即本诉的被告向原告提起的诉,是一个独立的诉,被告也可另行起诉,所以本诉撤诉的,不影响反诉的审理。被告若在二审提起反诉的,法院应告知其另行起诉。

2、被告反诉的,被告需要提供证据支持其主张,所以反诉案件也是有举证期限的,反诉人需要在规定期限内提供证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

3、当事人在反诉的举证期之内必须要提供相应的证据。这个反诉举证期,它的时间通常是30天左右,如果当事人他是要进行反诉,那就说明已经有原告对这个案件提出了相关的证据,那么当事人它就必须要对原告提出的证据进行一个反驳或者质疑。

4、反诉通常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出,也就是一般是被告收到原告起诉状之后15天之内提出。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反诉是指在一个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程序中,本诉的被告以本诉原告为被告,向受诉法院提出的与本诉有牵连的独立的反请求。

5、反诉后需要举证和辩期。反诉的辩期一般是15天,如果被告在应诉时明确表示不需要15天辩期的,其举证期限可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协商确定的期限必须在15日之内;如果协商不成,或达不成协议,可由法院指定举证期限。

提出反诉期限是什么时候

1、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2、被告在收到原告的起诉状后,经过审查认为有必要提出反诉的,应在一定的时间内向法院提出。这个时间通常是在辩期间内,即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的十五日内。若被告在辩期间内未提出反诉,但在后续的庭审过程中认为有必要提出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结束前提出。

3、反诉和增加诉讼请求的提出时间是: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根据证据规则,反诉和增加诉讼请求的提出时间是:举证期限届满前。新法优先与旧法,适用于证据规则。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一条: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

4、反诉通常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出,也就是一般是被告收到原告起诉状之后15天之内提出。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反诉是指在一个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程序中,本诉的被告以本诉原告为被告,向受诉法院提出的与本诉有牵连的独立的反请求。

5、反诉和增加诉讼请求的提出时间是: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反诉和增加诉讼请求的提出时间是:举证期限届满前。从理论上说,民诉意见与证据规则属于同位法,对于同位法,当然是新法优先与旧法,当然适用证据规则。根据相关的规定,本诉的被告可以向本诉的原告提起反诉。

反诉后需要举证和答辩期吗

1、法律分析:反诉的辩期一般是15天,如果被告在应诉时明确表示不需要15天辩期的,其举证期限可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协商确定的期限必须在15日之内;如果协商不成,或达不成协议,可由法院指定举证期限。法院指定举证期限应征求被告的意见来确定举证期限,一般限定在15日之内。

2、法律主观:在审判实践中,当事人的 诉讼 请求经常会变更,从而最大程度地调整其诉讼效益。一般来说,诉请变更之后,法院都要给对方15天的辩期,以保证法律程序的公正,但也非绝对。

3、被告如果想要提出反诉举证就应当在辩期届满前提出书面辩,阐明其对原告诉讼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的意见。人民法院应当在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

4、二是反诉应该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但是在第二审程序仍应允许当事人提起反诉。当事人提起反诉后,在二审程序中能够达成调解协议,即可以调解方式结案。如果不能达成调解协议,可以发回原审法庭重审;反诉对象的特定性,也就是说反诉只能是本诉的被告对本诉的原告提起。

5、法律分析: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民事诉讼的被告提起反诉的,被告就变成是原告,原告是不需要写辩状的,但需要写起诉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6、反诉辩期是多久 反诉的辩期一般是15天,如果被告在应诉时明确表示不需要15天辩期的,其举证期限可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协商确定的期限必须在15日之内;如果协商不成,或达不成协议,可由法院指定举证期限。法院指定举证期限应征求被告的意见来确定举证期限,一般限定在15日之内。

民事诉讼法反诉举证期有什么规定

1、有时间规定,被告必须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起反诉,以保障原告的的辩权利,并且便于法院在开庭之前确定案件的争议。【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四条第三款“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2、当事人在反诉的举证期之内必须要提供相应的证据。这个反诉举证期,它的时间通常是30天左右,如果当事人他是要进行反诉,那就说明已经有原告对这个案件提出了相关的证据,那么当事人它就必须要对原告提出的证据进行一个反驳或者质疑。

3、举证期限:根据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5条的规定,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五条第四款 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出反诉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况重新确定举证期限。

反诉最迟什么时候提出

1、反诉通常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出,也就是一般是被告收到原告起诉状之后15天之内提出。当事人提出反诉的时间是在案件受理后,举证期限届满前。反诉即本诉的被告向原告提起的诉,是一个独立的诉,被告也可另行起诉,所以本诉撤诉的,不影响反诉的审理。被告若在二审提起反诉的,法院应告知其另行起诉。

2、法律分析:反诉最晚在法庭辩论结束前提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 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合并审理”。

3、法律分析: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可以提出反诉。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一条 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

4、反诉的期限一般是没有时间限制的,但是反诉一般都存在于案件正在处理的时候,最迟也应在一审法院庭审辩论结束后提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反诉诉讼时效是怎样的:和一般的诉讼时效一样,原则上为3年。

5、被告提起反诉的时间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最迟应该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反诉的提起不因本诉的撤回而撤回,反诉是独立存在的,且反诉要与本诉基于同一种法律关系或基于同一法律事实。

民事诉讼反诉举证期如何规定的

1、民事诉讼举证期限的确定是可以根据双方的协商确定的,也是可以由人民法院制定的。在我国的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中,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

2、民事诉讼中有关“举证时限”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被告应当在辩期届满前提出书面辩,阐明其对原告诉讼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的意见。人民法院应当在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

3、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需提交证据,逾期则视为放弃权利。对于增加或变更诉讼请求或反诉的行为,同样需在举证期限内提出。如果在规定的期限内遇到困难,可申请延期举证,但需经过法院批准。保全证据的申请同样有时间限制,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且需提供相应的担保。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一条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

5、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和要求,民事纠纷案件提起诉讼时,如果被告掌握证据提出反诉,举证期限通常具有相应规定和限制,通常情况下由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情具体情形做出要求,一审不少于15日,二审不少于10日,反诉人需要在规定期限内提供证据。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