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个人/企业刑事/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深入解读刑事诉讼法关于辩护人与诉讼代理人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角色与权限
发布时间:2025/01/12 作者:国樽律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辩护人制度旨在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律师指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行行使辩护权外,还可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包括律师、人民团体推荐人或亲友等。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有权提起诉讼,但精神损失赔偿通常不予受理。律师补充,附带民事诉讼中需承担赔偿责任的人员范围广泛,包括被告人及其监护人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可委托诉讼代理人,但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的权限和角色存在区别。法律程序的严谨性要求各方严格遵守规定,确保司法公正。

刑事附带民事辩护

1、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一)律师;(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2、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刑事部分审判长宣布开庭,宣当事人到庭,宣布案由;宣布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附带民事当事人等;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有权申请回避;告知被告人享有辩护权利等),同时核实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收到相关文书的情况。

3、传唤当事人即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开庭3日以前将传票送达当事人,将通知书分别送达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以便于这些人员能够准时出庭,使法庭的审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4、两者可以是同一个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可以同时为同一案件的被告人提供刑事辩护服务,也可以为其担任附带民事诉讼的代理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可以委托其辩护律师兼任诉讼代理人,亦可另行委托。

哪些案件可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1、法律分析:刑事案件被害人可以在刑事案件判决之后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在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具体的情形是: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法院可以受理被害人提起的民事诉讼案件受案范围具体如下:因人身权利收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

3、律师补充指出,附带民事诉讼中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人包括:刑事被告人及其未追究刑事责任的共犯、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死刑罪犯的遗产继承人、共同犯罪案件中案件审结前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以及对被害人的物质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的其他单位和个人。如果被告人的亲友愿意代为赔偿,可以被允许。

4、第一条 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第二条 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为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

5、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案件;因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案件。受害人只能就物质损失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于精神损害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6、如盗窃、诈骗罪中涉及的赃款,能否提出附带民事诉讼?不能。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物质损失的,属于司法机关公权力追缴的范围。被害人能否提起精神赔偿?目前相关法律及法院基本不支持精神赔偿。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步骤是怎样的

1、法律分析:符合法定条件的起诉人递交起诉状,人民法院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后,应当在五日内将附带民事起诉状副本送达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附带民事诉讼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特定情形需要分离时先刑后民 法院开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经传唤。

2、【法律分析】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流程:附带民事原告人宣读附带民事起诉状。听取被告人、辩护人辩意见。附带民事原告人举证、被告人或辩护人发表质证意见。被告人举证,附带民事原告人或代理人发表质证意见。 附带民事原告人(代理人)、被告人(辩护人)发表辩论意见。法院组织调解。

3、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流程:首先在刑事案件立案后,可以申请附带民事诉讼立案。在侦查阶段和审查起诉阶段,公安机关和检察院可以对附带民事诉讼进行调解,调解达到协议并履行完毕的则附带民事诉讼终结,未达成协议或达成协议未履行的到了审判阶段由法院依法判决。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委托代理人的权限是如何规定的

1、《刑事诉讼法》规定: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

2、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委托代理人的权限大小,取决于被代理人的实际授权范围。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 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

3、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及其亲属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受害人的近亲属也有权委托律师为受害人的刑事诉讼代理人。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4、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关于委托诉讼代理人的相关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5、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代理权限主要是:原告方代理人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提起诉讼;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以及鉴定人员、翻译人员、书记员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情形的,有权申请他们回避;对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能是一个律师事务所吗

1、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的区别是对象不同,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进入刑事诉讼的方式、法律地位都是有着一定的差别的。简单来说,诉讼代理人是在民事诉讼活动当中,而辩护人其实是针对刑事案件而设立的。所以同样是律师,但实际上在法律上的称谓其实是不一样的。

2、同一个律师事务所不能代理同一个案子的原被告双方,标准的利益冲突情形。同一律师事务所的不同律师,不能同时担任同一刑事案件的被害人的代理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人,不得与当事人建立或维持委托关系,但在该县区域内只有一家律师事务所且事先征得当事人同意的除外。

3、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律师叫代理人,不是独立的一方,必须按照当事人的意思办事。因此,辩护人不能行使代理权,代理人不能行使辩护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应当分别请律师做辩护人和代理人。辩护人和代理人可以请同一个律师,但应当分别办理委托手续。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