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企业所得税审计时,收入总额的审查是首要环节,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生产、经营收入,包括企业销售收入、劳务服务收入、营运收入、工程价款结算收入以及其他收入是否全部纳入应纳税所得额核算,这一环节要求审计人员细致入微,确保无遗漏,从而避免税收流失。
在审查具体项目时,审计人员需注意:(5)坏账准备,超过规定比例部分不得扣除,收回的坏账应计入所得计缴企业所得税;(6)公益性捐赠,除红十字会捐赠外,超过收入总额3%的部分不得扣除,需调增应纳税所得;(7)资产盘亏、毁损支出,未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不得在税前列支,需调增应纳税所得。
企业所得税审计的核心在于对企业的所得税申报表进行审核,审计人员将检查申报表的各项数据是否准确,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涵盖企业收入、成本、税前扣除项等多个方面的核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还包括确保不属于所得税税前列支的支出不计入“本年利润”借方,不属于所得税的支出不记入“所得税”科目,确保“产品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科目期末余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以保证利润总额计算完整准确。
企业所得税的核算目的是准确计算企业应纳税额,属于重要税种之一,核算对象包括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等,以及涉税优惠政策等因素,企业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需认真核算,具体核算要点涉及企业所得税税基的确认、企业所得税税前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税率的确定以及所得税核销等要点。
所得税收审计是对企业缴纳所得税款等情况的全面审查,审计内容主要包括:①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是否正确、真实,是否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②用税前利润归还基本建设借款和技措借款,以及企业的单项留利等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是否存在扩大范围的情况。
审计重点检查企业的所得税计算是否准确,包括收入、成本、费用等科目的核算是否符合税法规定,是否准确反映了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以及是否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进行所得税的计算。
审计过程中,需关注多个调整事项,以确保企业的纳税行为符合税法规定,工资及三费支出需按税法规定限额扣除,超出部分需调增应纳税所得;业务招待费支出需按税法规定的比例扣除,超出部分同样需调增应纳税所得。
审计负责的业务主要包括财务审计,这是审计的核心业务,审计人员需要审查财务报表、账簿、凭证等,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审计人员还需检查是否存在不当的会计处理或违规行为,如虚构交易、滥用资金等,以确保企业的财务健康。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包括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验证企业资本,承办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
内部控制审计旨在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包括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评估其是否能有效防范风险,确保资产安全完整,以及业务活动的合规性。
在进行企业所得税审计时,审计人员需关注缴纳税款的期限,检查是否存在延缓征收现象,以及是否将下年度税款提前到本年征收入库,审计人员还会关注企业是否按照国家的税收政策执行,检查企业是否享受了应有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否滥用税收政策进行不当避税。
审计人员具备丰富的税务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会仔细审查企业或个人的财务报表、相关凭证和资料,对所得税的计算过程进行逐一核对,审计人员还会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和更新,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会关注递延与永久性差异调整,例如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会计上减少利润,但税法未立即认可,形成暂时性差异,审计底稿制作需依据所得税申报表和上年度税审报告,着重关注纳税调整事项。
企业所得税申报的调整事项包括调增和调减事项,纳税人可以通过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来确定调增调减事项的确认范围。
调增的事项包括职工福利费支出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以及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5‰的部分等。
常见的纳税调整事项还包括支付违反税收的罚款支出应调增,而国债利息收入应调减,企业债券利息收入或金融债券利息收入,不调增也不调减,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调增。
在递延所得税负债(或借方)账户确定步骤中,首先需要确定“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的金额,贷方“应交税费”是站在税务的立场,这个数据不会因为会计所得税核算方法的改变而改变。
所得税会计审核的一般程序包括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以及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方法,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础,确定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产、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
在所得税会计核算的程序中,首先需要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以记录企业的所得税纳税义务,在会计审计过程中,需要企业会计核查所得税税基、所得税优惠政策等核算事项,确定所得税缴纳义务,在纳税申报环节,企业需要按照税务部门的规定进行所得税报税。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包括确定产生暂时性差异的项目、确定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及计税基础、计算暂时性差异的期末余额、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和发生额等。
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流程要求企业在汇算清缴期限内缴纳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者分季预缴,所得税会计核算的程序通常包括计算应纳所得税金额、记录会计凭证、确认所得和费用、调整暂时性差异、填报所得税申报表等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