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那些从缅北逃脱回来的人员透露,这些诈骗集团所在的区域与我国云南镇康县仅相隔十几公里,这短短的距离却阻挡了数以千计的被骗者,据了解,在这段路程中设有五道关卡,其中前四道位于缅甸境内,而最后一道关卡则是回归希望的象征——中国边境口岸。
2、京师周洁律师,采纳数:7713,获赞数:24436,向TA提问,私信TA,关注,展开全部,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劝返行动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此次行动的目标是缅甸北部的逾十万中国公民,他们大多从事电信诈骗及相关产业,其诈骗对象也主要是中国人。
3、一旦被诱骗至缅甸参与诈骗活动的人员返回国内,他们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若涉及违法行为,这些人将依法受到相应的惩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实施诈骗行为,涉及较小金额的,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可能被处以罚金。
4、通常情况下,从缅甸北部合法回国并不会被判刑,但如果通过非法途径进入缅甸,再返回中国,则可能构成违法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对于那些被诱骗到缅甸参与诈骗活动,自愿回国并向警方自首的人,法律可能会考虑从轻或减轻处罚。
5、对于涉嫌在缅北进行诈骗活动的行为人,若诈骗金额较大,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若诈骗金额巨大,将被判处三至十年的有期徒刑,若诈骗金额特别巨大,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6、涉嫌缅北诈骗的行为人,诈骗金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诈骗金额巨大的,处三到十年有期徒刑,诈骗金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主动投案自首的犯罪人员,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情节较轻微的,可以免予处罚,网友咨询:据悉,2019年岑某、徐某等5人受到境外人员影响,对缅甸‘捞金神话’信以为真,便合伙从贵州兴义出发,途经云南偷渡至缅甸。
2、非法滞留缅北是指未通过合法途径在缅北地区非法停留的行为,通常涉及偷渡等非法方式进入该地区,为打击跨境电信诈骗犯罪,我市于2021年5月9日发布了通告,要求在缅北非法滞留的我市人员投案自首。
3、一般而言,从缅北回来的人员会涉及偷越国边境和诈骗罪,回国审核时将进行全面审查,如果当时只是涉嫌偷越国边境,而诈骗行为未构成,则可能不会受到重罚。
4、最终只能从事电信诈骗,结果被警方抓获,听说最少要判六年,运气较好的人,如在诈骗公司工作不到三天就被解救,因此得以取保候审,我曾去过缅北的几个自治邦,那里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地方,黄赌毒泛滥成灾,价格低廉;治安却相对良好,诈骗活动基本针对国内人士,当地鲜见抢劫和斗殴事件。
5、值得注意的是,诈骗犯在缅甸北部并未违法!这一点确实令人惊讶,这些在国内必须受到严厉打击的诈骗犯,在缅甸的地位却有所不同,与国内诈骗犯容易被抓捕不同,那些已经在缅甸北部的罪犯,非常难以抓捕,首先是因为他们违反的是国内法律。
6、涉嫌缅北诈骗的犯罪分子,根据诈骗金额的大小,将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根据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1、对于犯罪嫌疑人的刑罚,需要根据会见、阅卷、与办案人员沟通后的结论进行预估,在全面了解案情后,确定辩护方向,选择进行无罪辩护或罪轻辩护,以期让犯罪嫌疑人摆脱刑罚或获得从轻、减轻的处罚,偷渡两次通常不会被判刑,但可能会被处以罚金。
2、逃离缅北是一个复杂且危险的过程,需要精心策划和谨慎行动,缅北地区位于缅甸北部,与中国接壤,长期以来存在复杂的政治和安全局势,由于地方政府军与中央政府军的冲突,以及涉及毒品走私、非法赌博和其他犯罪活动的问题,该地区经常发生暴力事件,逃离缅北的首要任务是确保个人安全。
3、第二种方式是通过中国警方与缅甸警方的外交途径进行解救,例如去年安徽四名大学生为了高薪工作前往缅甸,就是这样被缅甸警方送回中国的,第三种方式是通过网络联系缅甸当地人士,然后在他们的帮助下返回国内,但这需要支付大量费用,且途中充满风险。
4、如果您身在缅甸老街并希望返回,应首先联系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寻求帮助和指导,在得到大使馆的协助后,应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相关问题,如涉及非法行为的,需要与当地警方合作,确保行为合法合规,关于缅甸老街的背景信息,它是缅甸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的首府,成立于1839年。
1、若你被诈骗并偷跑回来,我建议你还是去公安局自首,这样可以根据你的情节和认罪态度从轻处理。
2、并非所有从缅北回国的人都会坐牢,如果个人在缅北地区没有涉及任何违法行为,或者所涉及的行为并未构成两国法律共同认定的犯罪,那么他们回国后就不会因此而被判刑,即使涉及了某些轻微违法行为,也可能通过法律程序进行申辩或减轻处罚,是否要坐牢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问题。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七十一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4、涉嫌缅北诈骗的行为人,根据诈骗金额的大小,将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1、偷渡属于违法行为,偷越国边境将受到一定的处罚,但如果联系我国驻派在当地的使领馆,偷渡到国外被遣送回国的人,如果不是组织者,通常不会承担刑事责任,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可以请求中国使领馆帮助,回国后,根据情节轻重,轻则罚款、治安拘留,重则判刑。
2、如果是违法人员从缅甸回来,那么他们可能会因为自己的违法行为而被判刑并坐牢,一些人前往缅北并非被胁迫,而是被高薪吸引,这些人通常不会通过合法途径出境,而是选择偷渡,这种行为可能构成偷越国(边)境罪。
3、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二条,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偷渡对国家安全带来隐患,影响了正常的国家间人员交往,减少了签证收入,扰乱了边境管理与安全。
1、目前仍然滞留缅北的人员需在2021年6月30日前全部回国,并在回国前3日主动联系户籍所在村(社区)或乡镇报备。
2、法律分析:为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劝返滞留缅北的违法犯罪人员,近日多个省市发布通告,对于在限期内不回国投案的滞留缅北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违法犯罪人员,将注销其户籍,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三条,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
3、在各地“劝返”公告中,这些人被称为“缅北窝点人员”或“滞留缅北人员”,按最初的政策要求,如果这些人在6月30日之前回国,将获得从宽处理,不过,按王波所说,目前这一时间已延至10月份左右,一是因为人员数量超出预期,二是疫情防控所致。
4、对于逾期不归,家属不能证明其是否在国内存活的人员,按“下落不明”处理,停止其一切户籍相关业务的办理,依法视情况注销户籍,由此导致今后无法回国后果自负,冻结账户,对非法滞留缅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