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职律师的薪资待遇与同级别、同工龄的普通公务员保持一致,不存在任何差异,与案件相关的补贴并不适用于公职律师,在出差过程中,他们将依据实际产生的费用进行报销,值得注意的是,若公职律师不属于政法专项编制,他们将无法享有该编制特有的几百元补贴,公职律师被明确禁止为社会提供有偿法律服务。
2、单位为员工聘请律师所产生的费用,由单位承担,员工无需支付,因此不存在报销的情况。
3、具体报销标准如下:北京市郊区案件,报销金额为人民币2000元整(外地出差费用另计);外地案件,差旅费实行实报实销,其他办案所需费用,如翻译费、查询费、鉴定费、公证费以及代理律师代为支付的其他费用,均按照实际发生额进行报销,对于重大、复杂、疑难案件,代理费用按上述标准的两倍收取,其他办案费用保持不变。
1、北京刑事律师的收费采取分阶段方式进行,调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和一审阶段的费用标准分别为1500-1万元、2000-10000元和3000-30000元,代理刑事自诉案件或受害人代理的费用,则根据上述标准适当降低,律师可根据为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的时间长度进行收费,收费标准为200-3000元/小时。
2、北京市律师收费标准涵盖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三大类,收费项目包括咨询费、代理费、文书代写、律师见证、证据调查、信息查询、差旅费等,不同类型的案件,律师费用也有所不同,在无财产争议的案件中,普通民事、经济、行政案件不涉及财产的,收费范围在6000至100000元之间。
3、北京刑事律师的收费标准与案件价值密切相关:案件价值低于10万元(含10万元)的部分,费用比例为8%-12%,律师费用为8000元;10万元以上至100万元(含100万元)的部分,费用比例为5%-7%;100万元以上至1000万元(含1000万元)的部分,费用比例为3%-5%;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含1亿元)的部分,费用比例为1%-3%。
1、公职律师享受与公务员同等的待遇,其工资水平受工作年限和行政级别的影响,这些待遇与同级别、同工龄的普通公务员工资完全一致,没有差异,公职律师并不享有与案件相关的补贴,在出差时,他们将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报销。
2、公职律师不享有额外补贴,作为公务人员的兼职,公职律师主要职责是履行本职工作,并非全职律师,因此单位不会为公职律师发放额外工资,只有在办理案件时发生的费用可以实报实销,除此之外不发放其他工资待遇。
3、公职律师仅获得一份工资,不享有额外的办案补贴,尽管各地司法局等机构通常会提供一定的司法工作补贴,但这种补贴并不适用于政府机关内部工作的公职律师。
4、公职律师虽然能够获得工资,但在处理案件时不享有额外的补贴,建议将公职律师纳入相关补贴政策中,以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提升政府部门的法治工作能力。
5、公职律师可以接受私人案件,但不得有偿私接案件,公职律师是指在政府职能部门、行使政府职能的部门或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中专门从事法律事务工作的执业律师,享受公务员待遇,公职律师包括政府律师和法律援助律师。
1、首先应通过协商解决,若用人单位拖欠费用,员工可向当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若投诉无效,可申请劳动仲裁,对裁决不服还可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支付令,若单位存在相关报销规章制度,但违反规定不及时报销,员工可提出辞职并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2、一般而言,不能报销,法人与公司是两个独立的法律主体,其行为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如果法人以个人名义签署的律师函与公司业务无关,该费用不属于公司正常经营开支,公司不应予以报销。
3、根据《律师法》规定,公职律师的会费应由单位报销,公职律师为本单位办理法律业务时,单位应为其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及经费保障。
4、存在相关规定,但需满足特定条件,必须是股东代表诉讼,且最终利益归公司所有,此时股东所支付的费用,公司可以考虑予以报销。